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一家之言丨自上而下都在逃避,国足还要“怂”到什么时候?

一家之言丨自上而下都在逃避,国足还要“怂”到什么时候?

国足又输了,又是被逆转。如果尚对结果有一丝愤怒,也不知向何处倾泻。

无力和麻木,才是又一场败仗后的心境写照。彷佛这支球队的现状和未来,就这般僵在了不上不下的尴尬位置。

《黑神话·悟空》中,主角因其“直面天命”的悍勇而令人叹服。然而在这款游戏的原型地,国足自上而下的纠结心态和逃避态度,都令人汗颜。所谓“我们的世界杯”,不应该是这般草率。

无法强求,但球员们还能更积极吗?

平心而论,在一场赛前便能感觉到胜负已分的比赛中,苛责球员并无太多意义。正如王上源赛后所说,这已经是18强赛三连败仗中,球员们尽其所能表现最好的一场。尤其是上半场,球队展现了相当出色的整体性,几乎掐死了袋鼠军团的进攻。

但是下半场,随着场面转为逆风和比分陷入落后,球员们又回到了手足无措的常态。没有突破和射门尝试,缺乏连续的传接球和进攻组织,甚至没人能在困境中展现出“把球给我,我来解决问题”的担当。亚洲杯小组赛末轮一度尽显孤胆英雄本色、令国足看到求生希望的韦世豪,本场在进攻端也缺乏存在感,没能发挥爆点的作用。另一位强点费南多,在多数时候也显得孤立无援,只得在无谓的单打中消磨体能。

虽然能力有限,但在比分落后时,国足球员也没有足够的求胜心气,似乎已经默认了输球的命运。哪怕比赛时间在流逝,球员们也没有做出积极的尝试,甚至没有拿出压箱底的“遇事不决,长传冲吊”。所谓自助者天助,然而一直到比赛结束,国足球员们都没有体现出足够的自救意识。在平庸和沉默中走向失败,似乎就是无力感在这场比赛中的真实反映。

执教无能,主教练还能混到几时?

似乎每场国足赛后,拷打主教练伊万科维奇已经成了常态。并非过分苛责,但是今年3月上任至今,年近七十的伊万科维奇,又可曾指挥过令人信服的一整场比赛?从组建阵容到临场应对,伊万科维奇实在暴露了过多槽点。

谁还记得,伊万科维奇在上任时放出的“每期名单都会考察一到两位新人”的豪言?他也的确履行了诺言,但真正在他手下上位的新人,也不过李源一、谢文能和拜合拉木几位。更多的诸如程进等人,都是在入选集训名单后便浅尝辄止。比起前任扬科维奇的广泛考察,伊万科维奇的选人力度,让本就有限的选材面更加狭窄。

以本次名单中最薄弱的右后卫为例,在两位原定人选出现伤情时,伊万科维奇想到的递补人选,竟然不是在联赛中表现尚可、有一定国家队经验、并在此前的密集赛程中消耗较小的邓涵文、何宇鹏等人,而是此前国家队经验为零、还几乎从未尝试四后卫体系下右后卫的胡荷韬。结果正是胡荷韬一次不必要的犯规,送给澳大利亚扳平比分的定位球。作为刚刚度过21岁生日的年轻球员,胡荷韬当然需要时间成长,但是已经70岁的伊万科维奇,还需要中国足球给他多少时间浪费?

本场比赛上半场,伊万科维奇的布置还有所成效。明知右后卫胡荷韬的防守水平和大赛经验都是最弱一环,便有意安排右边前卫谢文能大幅度回撤保护外线。除了临近结束前的丢球,中国队的上半场表现并无过多指摘之处。

然而随着比赛的深入,伊万再次暴露了临场调整的短板。当澳大利亚主帅阿诺德自下半场伊始便开始调整,着手解决前场球路过于单一和后场身高短板的问题时,伊万科维奇仍然无动于衷。他所做的,就是公式化的对位换人。直到比赛结束,国足都在用几乎同一种战术和节奏踢球,这不仅是球员们缺乏独立解决困境能力的局限,更是主教练无法胜任临场指挥职责的问题。

对拜合拉木不分场合的盲目信任,堪称伊万科维奇的一大“罪状”。新疆小伙的斗志和防守投入,的确能成为某些特殊场合下的奇兵,但他粗糙的基本功和配合意识,也会让国足本就滞涩的运转更显磕磕绊绊。更直白来说,倘若谢文能的确无法坚持,理论上顺位靠前的替补,应该是程进等中场属性更凸显的球员。

一来无法带队赢球,二来古板的战术与主流脱节,三来无力发掘培育后备人才,四来不敢主动承担失败责任,伊万科维奇的罪状,虽不至于罄竹难书,但也足够触目惊心。有观察者甚至指出,伊万科维奇带队成绩之惨淡,只有卡马乔才能与之“媲美”。

无力决断,高层还要纠结至何时?

有没有一种可能,倘若高层足够杀伐决断,10月站在教练席前的,已经另有其人?

然而,不知是怜惜解约金,还是更高层面的压力,在9月连折两阵后,哪怕舆论一度盛传伊万科维奇即将下课,克罗地亚人的帅位依旧安稳。

过去两届世预赛最后阶段,国足都有过半程换帅的情况:2016年10月,高洪波4轮仅拿1分后下课,里皮接任;2021年12月,李铁因场外问题下课,李霄鹏接任。先例在前,带队成绩还不如高洪波的伊万科维奇,为何依然风雨不动?

或许能理解高层的纠结心态:换帅,意味着推翻本届足协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策,也意味着为下课的前任扬科维奇“平反”;不换,既然无力冲击世界杯,不如就让擅长混日子的教练得过且过。然而就是这种纠结,让本就紧张的调整空间和时机进一步萎缩。类似情景,也不是首次在国足帅位上出现:上届世预赛战罢后,国足主帅位置出现了近一年的“空窗期”,直到次年开春,才匆忙提拔国青主帅扬科维奇救火。

本轮赛前,“是否应当包机出行”一度升为舆论热议。出于舆论担忧,本次远征阿德莱德客场,足协并未安排包机出行,而是通过近17小时的辗转方才抵达。颇为自相矛盾的是,同样是“出于舆论考虑”,这一理由却成了安排返程包机的说辞。

作为对比,18强赛范围内一些实力与国足接近的对手,诸如印尼、约旦等队伍都选择了包机前往客场。10月连续前往巴林和青岛两个客场,印尼队都选择包机出行。印尼足协主席托希尔认为,此举是为了减少旅途中的周折和消耗。他更是直言,作为管理机构,如果不能为球队尽可能提供最好的帮助,也就没有理由去对球队提出要求。

类似的问题,也可以用在中国足协身上:作为管理机构,如果不能为国家队的出征提供合理的保障,又如何去要求成绩呢?完善国家队出征的后勤保障,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彰显,更是“打好每一场比赛”态度的一种体现。如果在管理者眼中,18强赛早早变成了走过场一般的例行公事,那无异于宣告已经提前放弃。高层信号如此,球员和教练又怎能做到“团结是铁”?

作为看客,我们当然有理由不满国足自上而下的纠结与逃避。但如此国足,又怎能在未来几天内打好伊万口中“真正的战斗”?“我们的世界杯”,不应该在从上到下的草率中变得毫无意义。

录像推荐
热门标签